烏合之眾深信媒體中立性及正確性


無論身處哪一個時代,我們都面臨到資訊正確性的問題。就算是資訊如此發達的今天,單一事件都會出現至少數十個主流媒體的報導,若是加上社群媒體的數量,我們至少會收到幾百種評論或是嘗試重現事件的報導,有些或許是影音報導、有些是文字,甚至還會有些是文學家用華美語言嘗試重現事件原貌。但終究無法真正達到客觀,而只能是某一種主觀。

國家教育系統在許多的知識上面都必須要給予大眾思想的正確性,我們嘗試在選擇題上面作答的時候,總會必須要有一個正確答案,才有辦法評斷每個人的知識水準。於是這套思想就跟隨我們長大,凡事都有一種正確性的二元判斷價值觀在我們腦海當中根深蒂固

烏合之眾長大了以後這套價值觀告訴我們要找到正確的事物,然後下一秒就發現這世界有好多妖魔鬼怪,因為這麼多家媒體好像只有兩三家符合自己認為的正確,想當然的就把其他媒體的價值觀貼上妖邪異說,並且或許還用遙控器的功能把那幾個頻道給封鎖以維持自己腦袋的正確性。

多半的烏合之眾沒有想過的是,其實媒體不過只是提供內容,而對於媒體來說生存也是第一要件,所以媒體的商業考量不過也就是想要討好烏合之眾,想辦法增加收視率和點擊率罷了。甚至媒體記者和編輯也是烏合之眾或是了解烏合之眾腦袋的聰明人,由這些人所製作出來的內容又怎麼可能是接近於真實呢? 客觀既然已經不存在,經過媒介的資訊都是主觀的,與其做出屬於媒體認為的主觀,不如做出讓烏合之眾喜歡的主觀,於是我們有了多重認同和意識型態的社會。

烏合之眾深信這世界上有真實和真相,卻不明白所有的事件都無法透過任何的方式重現,各家媒體和名嘴所重現的不過是他們構築的世界觀,而這些世界觀還是為了討好烏合之眾而存在。而各家媒體為了博取收視率,或許各家媒體得到的資訊本身沒有差太多,為了滿足自己的觀眾只好加進各式各樣的調味料,這些調味料滿足了喜歡吃清蒸的閒人,也滿足了喜歡吃熱炒的一般人,更滿足了喜歡吃麻辣鍋的極端主義者。

各式各樣的人都有,而電視的大堆頭聊天節目最喜歡安排一群吃清蒸的人圍剿一個吃麻辣鍋的,或是大量吃熱炒的來霸凌清蒸的愛好者,最後再由一群吃麻辣鍋的朋友來搶佔媒體版面,一群人吵得好不開心。這些吵架不過是表演給烏合之眾看的,主要的目的是教導烏合之眾如何與其他烏合之眾吵架,或是更直接是用表演滿足大眾對於爭論、吵架和打架的需求

新聞系所的學術象牙塔當中,都不斷地強調要如何維持媒體的客觀性和中立性,並且強調媒體在民主政治當中所扮演的第四權有多麼重要,卻完全忽略了媒體本身就是自由經濟的一部分,無論是放任自由發展的媒體最後會變得多麼荒謬低俗,或是當國家介入之時會如何破壞言論自由,媒體都扮演不了第四權的角色。因為當所有媒體都認為自己代表了真正的事實,那必然會出現事實的矛盾和爭執,我們更不可能也不應該靠任何的力量來成立一個監督媒體的機構,那樣只會破壞言論自由所希冀的多元社會主觀性


紀錄片所要求的中立性遠比新聞所追求的高,並且紀錄片通常都是由政府或是國家補助,不然就是基金會募款所製作。在紀錄片導演的訓練過程當中,他們被教育要用一種不帶感情的視角來記錄整個事件的始末,但無論嘗試如何貼近於客觀描述,終究會認知到我們無法到達真實事件的核心樣貌,無論我們怎樣嘗試蒐集夠多的資料,終究會漏失掉更重要的事實

當新聞報導或是紀錄片嘗試要討論案例的時候,都嘗試做出事情的始末,但事情的開始有時候卻是早在數十數百年前就開始了,礙於篇幅或是商業考量通常會選擇忽略或是用符合烏合之眾邏輯的方式重新轉化。最後雖然仍然想要維持中立性,但是早就因為商業的因素通通拋諸腦後,成為了徹頭徹尾的政治鬥爭工具。

就算撇除掉政治或是社會新聞,有些人會強調財經新聞的可信性,卻也完全忘記這些財經新聞那怕怎樣強調自己如何靠數據分析,卻仍是忘記真正造就這些節目的仍然是收視率。買了房子的人希望看到的報導是房價會飆漲,於是一台財經台做出會房價將來會飆漲的節目,而想要買房子的人希望看到房價將來會跌,所以有其他電視台做出房價慘澹的節目,最沒有收視率的那種節目就是屬於說房價很穩定不會有變動的節目,或是幾個財經專家講得自己也不知道未來到底會怎樣的節目。

由於意識形態的不同,所有的媒體都必須在各種意識形態上面表態才有辦法生存於市場之中。畢竟信仰麻辣鍋的人總要找到一個也喜歡麻辣鍋的媒體,而討厭清蒸的人也總要找個喜歡清蒸的媒體來指著罵。如同對於房價沒想法的電視台一樣,有家誰也不得罪也不討好的電視台,就算真的存在這樣的媒體,他也會是一個沒人在乎和沒人喜歡的媒體。並且在這套價值觀當中,只有清蒸到最清蒸的媒體才會受到喜愛,並且麻辣鍋媒體也是最終極的麻與辣,對於烏合之眾來說只有最極端的意識形態才是他們所喜愛的。

烏合之眾的觀念告訴他們一切都有正確與否,而他們只能允許自己接受正確的觀念和想法,所以在確定這個觀念是正確的之前,他們會想辦法探知媒體或是名人的意識形態,然後用粗暴的二分法來決定這個人的善惡,也同時用自己的主觀的價值觀來判定這個人的言行是否值得取信。

但這世界並不是只有善與惡兩種價值觀,許多人的意識形態都沒有辦法用任何分析方法來決定,這些人通常也會發表公開言論,這些公開言論當中充滿太多複雜的因素和過度困難的概念,對於烏合之眾來說這些過於困難理解,在不確定風向之前烏合之眾不會輕易地發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見。直到某個人利用了斷章取義的方式替那些人貼上清楚的標籤之後,烏合之眾才有能力判斷自己該褒揚還是該給予譴責,其中完全不會有任何的思考過程,而是單純的依照過去政治上的形象來揣摩每個人會有的思想。

烏合之眾不明白自己的主觀認定很多只是單純的觀感問題,他們嘗試把這些觀感附加在社會的制度上面,並且他們都相信自己的意識形態才是正確的,以多欺少是烏合之眾最喜歡的運動,通常這些運動也會有媒體和各種政客來引導,導致所有應該是制度面的問題,最後都依靠觀感問題來決定制度上的修正和討論,說到底這世界上所有的問題都是觀感問題,而烏合之眾不承認而已。

烏合之眾喜歡肯定句和否定句,因為這種簡單的二分法讓世界看起來單純可愛,但卻忽略了這個世界從未有著簡單的構造。好人不只做好事也會做壞事,壞人不只做壞事也會做好事,而當好人做壞事之後他仍然是好人嗎? 壞人做好事難道就仍是壞人嗎?

烏合之眾討厭疑問句,因為疑問句代表著不確定性,凡是不確定的東西就難以確認他的好與壞,但偏偏這些觀感上的好與壞卻決定在立場上面,所以這些疑問句所帶有的思想性不會被烏合之眾給接受,他們會直接忽視掉提出問題的人和思想,畢竟對於用形象來思維事情的烏合之眾來說,這些疑問句所提出的問題太花費腦力也太累了。


社會應該要重視的是疑問句,對於那些過度極端的肯定句或是否定句應該要少些,肯定和否定無助於思考,除非這些結論本身帶有足夠多的訊息量和思考過程,但隨著訊息量和思考過程增加,烏合之眾反而拒絕接受這種有過程的結論,於是整個社會充斥著各種莫名的肯定句和否定句,而多數烏合之眾也根本不在乎這些言論到底有沒有根據和法源。當疑問被提出只會被烏合之眾給質疑甚至抹黑的時候,不禁要懷疑這社會有沒有辦法透過媒體進步? 還是我們只是配合著烏合之眾跳舞,包含媒體也是?



烏合之眾系列文主要參考書目

《烏合之眾
古斯塔夫·勒龐
Gustave Le Bon

《群眾運動聖經
艾瑞克·賀佛爾
Eric Hoffer

《君主論
馬基維利
Niccolo Machiavelli

《異常流行幻象與群眾瘋狂
查爾斯.麥凱
Charles Mackay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
高夫曼
Erving Goffman

《語言與人生
S.I.早川, 艾倫.R.早川

《神話的力量
坎伯
Joseph Campbell

《千面英雄
坎伯
Joseph Campbell

《人及其象徵:榮格思想精華
卡爾.榮格
Carl G. Jung

《自私的基因 
理查道金斯
Richard Dawkins

《英雄與英雄崇拜》
卡萊爾
Thomas Carlyle

《我的奮鬥
阿道夫 希特勒
Adolf Hitler
烏合之眾深信媒體中立性及正確性 烏合之眾深信媒體中立性及正確性 Reviewed by 子迂 on 晚上7:09 Rating: 5

2 則留言:

  1. +LINE:day588+台/北/外/送/茶/莊
    +LINE:day588+高/雄/外/送/茶/莊
    +LINE:day588+台/中/外/送/茶/莊
    +LINE:day588+新/竹/外/送/茶/莊
    +LINE:day588+台/南/外/送/茶/莊
    +LINE:day588+彰/化/外/送/茶/莊
    +LINE:day588+南/投/外/送/茶/莊
    【要兼職找我唷~未滿18歲未成年禁止加入】

    回覆刪除

技術提供: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