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的封面圖由一位不願具名的網友提供 |
這幾年或許是因為資訊發達的關係,許多對於歷史教科書上面的種種細節,因為不同意識形態所造成的不同解讀一一浮上檯面,這對於民主制度來說當然是好事,但於是就有人會開始質疑為什麼過去總是要學生去念那些現在看起來非常爭議,而且特別圖利某一種意識型態的歷史觀?
教育問題大概是每天都在吵,而且永遠都不會有任何答案的,中文老師認為中文重要、英文老師認為英文重要、數學老師認為數學重要,但當要他們提出怎樣的教育才真正能夠凸顯出這門學科的重要性之時,通常就是各方吵成一片,然後音樂老師跟美術老師在卿卿我我,還有一個體育老師在滑手機,反正教育制度怎樣改都與他們無關,在學校都被其他科目借走去上課,有志難伸的有志難伸,落得輕鬆的落得輕鬆,反正家長也從來都不重視這些美學和體育,就在一群老師吵制度吵完之後,仔細一看發現其實跟原來的相比也沒有甚麼大改變麻。
齋主認為教育一詞本身的意義在現代已經被混淆了,最早的教育意義其是啟迪一個人的思想,傳授知識其實只是次要的目的,所謂的啟迪是指心智上的啟蒙,目的是為了讓對象擁有自己主動尋求以及整理分析的能力,有了這些最初的根基之後我們才會說這個人真正的被啟蒙了。看一下那些先哲們的教育幾乎都是如此,多半都是從生活中發現問題以及相互問答的過,包含蘇格拉底、亞里斯多德或是孔子的歷史幾乎都是如此。
如果以這個目標來看台灣的教育,當然會發現很大的問題是為什麼我們的教育作為啟蒙的目的很少,整個義務教育認真說起來就是一個灌輸知識的課程,我們到底要用怎樣的眼光去看待這個過程? 真正理想式的教育又是哪一種?
每次有人與我討論教育問題,都會在討論的過程當中說希望以後如果有小孩一定要交給我去帶,或許不用教甚麼知識,只要跟著一個莫名的叔叔聊天,人生就會有收穫,這些稱讚當然聽了之後會爽在心裏,畢竟被捧的感覺真的不錯,之後就是馬上被問,如果我有一個機會去教導17歲的高中生,我的第一堂課會是甚麼? 我的答案絕對是多數家長無法接受的,因為第一堂課我會帶他們去商業鬧區,然後在一小時之內,去搭訕一個陌生異性的聯絡方式,這樣的厚臉皮經驗可以讓這些學生在往後的人生當中能夠不怕丟臉的問任何問題,可是又會有多少家長認為這樣的教學方法是有真的有幫助的?
死板的教育無法教育出真正的思想者,所以要是以我的想法來執行教育政策,第一件事情就是取消所有的課綱,從此教育無須再度用中心化思想來箝制所有人的思想,大考時的標準也不再是以記憶為主,考試的主要領域有二,第一個就是在社會上生存的基本能力,像是能在社會上溝通的中文程度、英文程度、數學程度、在地的歷史等等只要知道就好。而另一個主要考試內容則是思考類問題,從一些生活中的情境作出發,做一個簡單的邏輯推論和思考推演,並且沒有標準答案,類似的簡單問題會像是這種
問題一
若你身在一家速食店的地下室座位,網路不好也沒有電視的情況下,你要如何用最少的力氣去推測現在外面是否有下雨?
問題二
台北市UBIKE的空間幾乎可以說是寸土寸金,在一個20的停車位的UBIKE車站,要如何思考出要留多少空位給可能來這一站停車的人?
問題三
人孔蓋為什麼會是圓的?
這三種問題的難度都不同,唯一可以知道的事情是以我們高中前所學到的邏輯推演和生活經驗中所衍伸的智慧絕對足以回答這類問題,沒有辦法回答的原因不過是因為我們並沒有在生活中運用這些工具,而有好奇心的人多少早就思考過這類問題。在這樣的考試內容之下,很容易就可以篩選出擁有優秀思維能力的學生,那為什麼不選擇這樣做? 很簡單,因為我們沒有辦法這樣做,從各方面來說都沒有任何的可能。
首先是師資,我們沒有辦法培養出這麼龐大的師資群來教導大量的學生如何思考,畢竟教育體制本身就是一個過程,要推行這樣的制度必須要擁有啟發大量學生而後成為師資的能力,而這個過程當中若是死板板的就無法真正的啟蒙學生。
再來是商業上需要接軌,雖然一個真正會思考的人才是很珍貴的,但對於目前的社會來說與其培養出這類人才,不如培養出即戰力,在制度底下有怎樣的思考能力都不如確切執行任務的能力,畢竟上層主管們都是擁有思考能力的人居多,只要順利的安排好制度和任務,就可以讓商業模式順利運作。
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啟蒙在現代教育當中根本不是最重要的目的,現代教育的目的是為了運作民主制度,但民主制度要運作需要人民都要有閱讀和一定的邏輯能力(雖然多半時候都是沒有的),更重要的是教導人民守法的觀念,只要維護了人權和法律,那接下來社會要怎樣推動和如何維持平衡都將相當容易,良好治安也是重要的指標之一。所以在這樣的目標之下,似乎啟發式的教育變得完全不可行,因為這樣會耗費大量的資源在教育制度上面,但又未必能取得成效,於是真實的社會就走向了洗腦教育,更簡單的說就是在腦袋裡面灌水泥。
就這樣水泥式教育成為重點,尤其師範教育特別又屬此類,加上多數家長根本也不在乎小孩是否真的擁有思考能力,而是單方面的希望小孩可以考上好學校將來有個好工作,因此有些較有理想性的教師在教學中所加入的啟發課程甚至被家長所討厭,認為那些東西根本就是無用的。幾乎所有國家都有著一樣的歷史,當年為了國家整體的發展,採用了快速的速成方法讓大眾能接受知識,讓人民獲得做更經濟水準的工作,於是當然教育的意義就在於訓練出符合當前經濟產業所需求的人才。
這種水泥型教育沒有辦法教導那種由自我好奇心的追求而得到知識時的快樂,多半相信理想的啟蒙教育者都有種想法就是得到新知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像齋主本人就是如此),多半也想方設法地把這種快樂告訴別人,想盡辦法的傳達獲得知識本身是我們人類的本能。雖然說得很理想,但很多時候我會想或許不是所有人都能從獲得新知當中得到快樂與喜悅。
每當討論到這種教育問題的時候,我就不禁會思考到到底要如何才有辦法順利地傳達所謂的思想,對於很多無知的家長來說只要把字面上的意義給背熟不要出錯就已經被稱作為學習了。但多半這些家長無法理解的事情是這世界上有許多知識是無法用單純的文字上表達,更多的其實是一種感知,透過文字背後的意義所感知到的本質才是知識,這與佛陀不以文字傳道也有關係。據齋主自己的經驗是很多知識在背熟與記清楚的當下其實不過就只是將其字面意義弄清楚了而已,而真正的知識本質需要透過時間去沉澱思考才有機會真正的由心中理解,海明威對於自己的作品就有這種描述,他認為他作品真正想要表達的在於那些沒有說出的事物,而要得到這些事物的方式就是從文字中的意涵去尋找那些沒被說出的話,這就是他的冰山理論,我們能看到冰山上的一角卻忽略了底下那些沒有被顯露出來的主體冰山。
事實上在我自己的人生經驗當中,我曾經遇過許多富含知識的人,他們真的飽讀了許多的書籍,無論科學、文學、社會學還是藝術類別的書他們都讀得很熟,通常這種人的背書能力都不差,甚至學歷也是相當漂亮,但是只要稍微認真聊過之後就會發現他們有很多都是所謂的書呆子,就是只懂得如何從書本上面認真的討論那些紙上的問題,對於真實世界的情形卻是全然不知。他們不曾思考過那些生活上就可以發現的智慧,更不覺得那些思考的過程能得到許多人生的助益,對他們而言只要知識本身是可以拿來賺錢,或是可以拿來炫耀給別人知道這些東西很有優越性就夠了。
經營蠹酸齋的許多好處當中最大的一個,就是讓齋主我認識了各種領域的朋友,這些朋友有些讀書讀得多,有些讀書讀得少,但最大的相同之處就是這群朋友願意放下自我投入到一個話題當中,並且願意認真地站在所有角色的位置上面思考,然後彼此交流彼此對於思想的看法。那些書讀得多的人會分享自己對於不同領域知識結合之後的想法,有些書讀得較少的通常都在生活上擁有較多的智慧,對於感情、人情和待人處事上面特別有經驗,並且能說出這樣做的理由和原因,我認為有幾個朋友是非常有價值的,更何況是一大群呢?
至於水泥教育當中一定會出現的書呆子,齋主也在文章的最後教大家如何辨識,而且絕對神準。方法很簡單,就是把話題討論到言詞本身的意義時,會去拿教育部字典來當作絕對標準答案來討論的人,就是書呆子。有一次齋主跟幾個朋友聊天,聊到以下三個字的意思是甚麼「X癮」、「X癡」、「X癖」,對於我來說這三個非常的相似都是形容一個人對於一件事物已經有點瘋狂的迷上了,但是這三者卻有程度和觀感上的差異,是沒有辦法用簡單的字典來完整說明字詞本身的意義,而更可怕的事情是多半的知識都是如此,字面上無法呈現其本質意義,可悲的事情是我們只能從水泥教育當中去昇華那些水泥塊。
水泥教育下的書呆子們
Reviewed by 子迂
on
晚上7:32
Rating: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