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考不考作文,但人生需要作文嗎?



今年指考的作文題目出了一題舉重若輕,然後媒體們的說法又是如同往常一樣,幾乎把去年的新聞考拿來抄一遍,像是甚麼學生們都被考倒,很多學生看到這題就不知道如何下手,之後媒體們再找補習班老師討論一下這題目的難易度如何如何,之後這樣粗糙的報導就出來了,當然舉重若輕這題目我會在本周六的酸儒腐說寫一篇來試試看,但我卻在這幾天的新聞當中得知,原來後年開始的指考就不考作文了,這確實讓我感到訝異,因為我覺得作文是人生的重要課題,而我們國家卻選擇全部考選擇題。

回想高中時期,我也是非常討厭考作文,原因說白了就是老師迂腐的腦袋只能接受那些陳舊的答案形式,然後就會有老師發現作文只要符合一些特定的條件就可以擁有很高的分數,這其中當然包括甚麼名人佳句,或是甚麼固定的破題法等等作法能夠有機會讓考生拿高分,除此之外也讓學生從高中就開始練習這一種僵化的寫作方式,甚至有些老師還會說八百字的文章要分成四段,其中每段要如何如何,聽起來真是八百個讚。

我一直以來就是屬於作文還可以的人,對我來說作文是一種很好拿分的項目,總比甚麼選擇題選一些奇怪的孔子幽默來得好拿分許多,那怕如此,當年的高分也是用那套迂腐的公式加上一些奇怪的名言去得來的,我還記得我在指考的作品中,自己創出了一個人物,也同時創出了這位人物的名言,最後我還記得我拿到25/27,我想大概是那位閱卷老師根本無法從分辨我所講的人物是誰,然後因為他也不能去查資料,所以就給了我這個分數,到今天我都以這個分數取笑我們的大考中心。

但說白了當我們回過頭想事情,當我們嘗試了解當前的作文制度,到底是家長希望有標準格式的得分制度,還是改考卷的老師希望有? 然後把錯全部怪到大考中心上面其實並不公平,因為其實家長也希望有一定的制度去分辨彼此的好壞,或是希望兒女們能夠透過一個固定的學習方式來得到更高的分數,於是整個作文就變成一個大家相互比誰能夠在固定的格式裡面比較厲害的做法,這簡直就像中國明代的八股取士一樣白癡。但我們的制度就是這樣走下來,而且到目前為止運作得還可以,這幾年的題目也都有在想辦法做些改變。許許多多的人不明白為什麼作文重要,作文所考的並不是一個人的中文能力或是詞藻優美程度,而是一個人的思考方式和過程,如何透過文字表述出來,考的是思考能力和表達能力,我相信提到這兩個能力的情況下,就不會有人說作文是門沒有意義的學科。

我相信會自己寫東西的人多半是腦袋清楚的人,而當這些朋友會在身邊發現某些人無法做出超多10秒鐘的口頭論述,或是一個短短的概念也無法利用文字去稍微詳加描述。這種情況並不少見,我們只要上網看看臉書或是論壇上面的人是如何寫出自己的想法和論述,甚至發一篇下午茶的圖文時,他會利用怎樣的文字來說明這個情境,大致上就能理解作文為什麼重要,因為實在太多人只會一行文、或是言詞表達不清甚至連用字遣詞都會出錯。簡單來說這些事情大家都十分清楚,那為什麼即便知道作文的重要性,卻不加強作文教育的強度呢?

說到底,就算所有的知識份子都知道作文可以拿來辨別一個人的思考水準和表達能力,但整體制度的問題卻在於大考中心沒有辦法擁有統一的標準去判定思考或是表達的水準,更直接的說,靠著體制訓練出來的一批師大的老師們,在思想的自由程度上面本身是不能夠信賴的,雖然多半的程度相當不錯,但無法確信是在大考中心和師資教育的制度下面,能夠接受一些政治不正確的東西。假如今天有個考生寫了一篇文章是想要殺死自己的媽媽,寫得文情並茂,然後字字珠璣,然後結論就是要殺了自己的媽媽,只是還沒有動手而已。這種題材的作品一定沒有辦法被大考中心所接受,但是如果轉個念頭,寫成很愛很愛自己的媽媽,突然又變成一個千篇一律的東西了,聽起來就超級迂腐。

其實作文是一種藝術作品,他除了需要想法以外,要達到新的好必須突破舊有的觀念,但突破舊有的觀念對於教育體制本身就是個不能去觸碰的問題。但現在的那種作文制度本身就是考學生如何套公式套得漂亮,這對於學生的思考訓練其實並沒有我們想的那麼深,在這種制度之下去期許大考中會有甚麼曠世奇文根本是不可能會發生的事情,廢掉目前的作文考試也不是甚麼壞事。但我卻覺得或許在其他層面可以加強對於思考的訓練,像是學測的面試可以依照各校所希望的學生素質不同,進而加考一些作文題目以分辨學生彼此的差異性和思考能力。

台灣已經不再是過去那種專門走SOP製造產品的國家,很多地方都要逐漸轉型成為擁有突破思維的思想輸出國,如果還是照著過去那套單純的公式化作文,那真的寧可把時間拿去做別的事情,但最後我希望如果看這篇文章的是家長或是學生,作文能力將決定你的一生是個優秀的成功者,或是一個社會機器下面的一根沒有獨特性的螺絲。



指考不考作文,但人生需要作文嗎? 指考不考作文,但人生需要作文嗎? Reviewed by 子迂 on 凌晨1:47 Rating: 5

沒有留言:

技術提供: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