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儒腐說-思考的聲響



太陽的風聲掃過街道、問候聲、鈴聲、剎車聲。規律的腳步聲走過轉角,滴滴答答的手機按鍵聲告訴你咖啡廳到了,木門依舊發出一道哀戚的低吟,下一秒咖啡豆在刀片中迴旋,轉出了沙沙的跳舞聲,當走向一個座位定下來之時,耳邊才浮現這空間真正的聲音,那就是整個場域思考的聲響。

有時候看著一個人說話,總是可以從一個莫名的領域當中聽到很多奇怪的聲響,這是一件奇怪的感受,如果沒有用眼睛看到對方,腦中的聲音就會小些,而當腦中出現這些聲音的時候,多半那種聽覺並不是真正的感受,而是一種困在腦門中的回音。舉例來說,當你詢問熟人是否欺騙之時,我們總是聽到對方腦袋當中的話語,一但遲疑或是表情有所刻意之時,我們似乎就能明白對方是在欺騙。而這個聲音其實並不是直接說明甚麼,多半表達的事情只是對方正在思考,而說實話並不需要思考,僅此而已,當然這只是最好懂的感受。

我喜歡跟聽得到思考聲響的人聊天,與這些人聊天的同時,我能去感受到對方思考的聲音,隨著其他條件的提升,有時候我們聊天的時候總是可以跳過許多我們不會有爭辯的過程,而這個跳躍的能力在於對方也在感受我的思考回聲,於是在兩個人那怕在談話的過程當中,還是有著另一種去感受對方的思考,用一種多元的頻率進行一種複雜的溝通,而這些過程是非常愉悅和舒適的,可惜的事情是這種事情發生的並不多,除了對方要真的認真的談話以外,有很大的因子是在一種不知情的也不知所以的原因上。

但有另外一種情況是,當你身處某一個環境的時候,你似乎能感受到那個場景本身就在進行思考,整個環境的布置、人物和氛圍,除了營造出聲響以外,更多的是有一種脈動的感受,這種脈動的感受會與人的頻率去嘗試契合,環境中的每個人都會影響這種感受,但一但整體的氛圍建立了之後,就很難再以任何外力去改變這個已經決定的個性,或是說要改變的話要花費的成本實在是太過高昂,以下就順便聊聊咖啡廳的差異。

當你走進一間咖啡廳之時,你閉上眼睛去嘗試與所有場域內的人事物進行一種深層的溝通,在這個時候就會聽到屬於場域的思考聲響。在所有咖啡廳之中與我頻率最不為相襯的就是咖啡弄類型的咖啡廳,一方面裡面的人實在過於吵雜,另一方面是當我嘗試去聆聽思考之時,我會有一種打開古早電視機之時,沒訊號的畫面在電視機上開始發出沙沙的聲音,吵雜的聲音不斷出現。此外當在這種環境嘗試建構屬於自身的思考聲響的時候,很難不被那種徹底的噪音和雜訊所干擾,當然或許這只是我個人的感想和頻率不合罷了。除了這種特別吵雜的環境之外,如果我們嘗試去試試看那種極度安靜加上咖啡極度好喝的環境,那又會得到另外一種感受,就是太過於澄淨和清明,這時候考驗的反而不是環境的聲響,而是自己內在的聲響過於繁雜,對於整個環境來說反而壞了一池清水,而且汙穢到難以想像的程度,在這個時候也會感受到不自在。

真正能夠感受到自在的空間必須將雜訊控制在一定的幅度,同時也必須擁有建立自我思考領域的安靜,講到這邊可能就開始變得有些模糊,說白了這種空間必須是帶有一些吵雜感,同時另一種層面來說又是安靜的。若要以咖啡廳來形容的話,這部分塑造得最好的就是星巴克,星巴克的客人非常多,又非常的吵雜,但問題在於整體的感受並沒有咖啡弄那一種的紛擾感受,在特定一些店家的領域中,是有機會調整自身的頻率與整體環境做一個結合的,這或許就是星巴克成功的原因,畢竟在咖啡這麼難喝的情況下,還能爭取到對咖啡挑嘴的客人對環境的認同。

其實這道理不難明白,對我來說適合的環境不是刻意營造的安靜,而是帶有自然發出聲響的環境。舉個簡單例子來說,當我們帶起耳塞,在一個不知名的環境開始靜下心之時,我們聽到自己的聲音太多,每一字每一句都難跳脫我們自己的心房,聽得太清楚,連一句莫名的抱怨或是生理上不舒服都太過清楚,於是我們就會分心。當我們換個環境,例如在公園當中,我們會聽到太陽的風聲、狗聲、人聲或是昆蟲的叫聲,這時這幾種聲音很明確的說明了所處的環境,以及發出聲音的理由,在這個時候我們莫名地認為這種聲響是一種自然的產物,於是當我們嘗試思考的同時,那些屬於我們心中的雜音就會被蓋過去,最後順利進入屬於自己的狀態。


思考的聲響是非常有意思的感受,當嘗試去瞭解這類感受之後,會發現所謂的氣質、氛圍甚至是自己喜歡去的地方,都在在顯示著頻率以及聲響的問題。於是更進一步的情況就是當談天的對象是會感受對方聲響的人,配合環境的氛圍,許多時候會使人有許許多多想不到的靈感和啟發,可惜這類思考的聲響總是太過虛幻,也太難以被人了解。
酸儒腐說-思考的聲響 酸儒腐說-思考的聲響 Reviewed by 子迂 on 晚上11:59 Rating: 5

沒有留言:

技術提供: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