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書應該價值多少錢?



剛泡好咖啡。對著電腦,路上無車無人,夜深無聲。我沒有突然想要參選總統,而是想起來傳統紙本的出版業,似乎已經越來越蕭條,看著人潮熱絡的誠品書店,然後再看看一些傳統書店所面臨的困境,實在會讓人有著許許多多的感觸。尤其幾家網路書店都早已經轉型成網路百貨公司,幾乎能賣的東西都賣賣看,搞到今天這個樣子,似乎看書的人越來越少了

前陣子因為朋友的推薦,我去看了一本最近聽說很紅的科幻小說「三體」,其實我特別驚訝的不是故事內容,而是當我拿起這本書的時候,我發覺這本書實在輕到讓我有點陌生感,那個當下是很難形容的,於是我拿起了旁邊其他的當紅小說,我發現這些書的重量都比我平常閱讀的輕,當我翻開來的時候,我意會到原來這本書的紙質很差,至少是我平常所購買的書中,不會使用的紙質。然後我突然覺得有點感動,因為我發現出版社在這個時代還是有其理想的,我平常會購買的書籍多半是些經典文學或是奇奇怪怪的書,我以前並沒有發現出版社將資源投注在這些通常沒甚麼人購買的書上面,然後真正能夠賺錢的書,像是大眾小說或是心靈勵志書的書質就會差些,想到這裡多少有點欣慰。

有時候當我購買書籍的時候,總是覺得用幾百元能夠買到某個學者可能是幾年的研究,然後他透徹知識以後寫成的智慧書,我覺得這筆錢實在是便宜到一個難以想像的地步。尤其是那種更為艱深的書,通常都是學者花了數十年的時間才寫出來的智慧精華,然後躺在書店裏面只賣500元,厲害一點的人可以花個幾個禮拜把這本智慧結晶研讀完成,然後獲得其中的概念和想法,然後就有機會改變自己看待這個世界的角度,真的很便宜。

然而有時候看這些書的時候,作者總是會提到那些曾經影響他很深的書籍,並且推薦讀者們一定要去看,然後當你打開GOOGLE開始搜尋這些很重要的書,卻發現台灣過去曾經有出版過,但可能是因為無利可圖所以乾脆就沒有出了,但其實這些知識書籍造就了台灣很多的青年向上的可能性,那怕效果不會在一時之間浮現,但對於長久來說,這些書籍可以造就更好的人才,無奈的事情是當中國不斷地拋出誘因讓學者持續翻譯經典著作的時候,台灣人只能選擇購買簡體中文的書籍來看。我做蠹酸齋的其中之一的理想,就是聚集所有愛好閱讀的朋友,希望有一天能夠幫一些經典書籍找到一個市場,並且想辦法把那些很有價值的書給推廣出去。

或許是書蟲們信任我,總是會有朋友私下向我詢問關於某些領域的知識該去看那些書,雖然我的能力不足,但總是有熱情替朋友回覆的,於是當我開出幾本書之後,大部分得到的都是相當正面的感謝,或許是因為在網路上吧,那當然我的心情自然就好。但也會有朋友當面問我這些事情,有一次朋友向我提到如何對藝術史入門,我向他提了宮布里希的名作「藝術的故事」,他一查發現這本書好像是1000元左右,然後就有點打退堂鼓,表示這麼貴的書籍有點下不了手,有沒有便宜一點的書籍或是網址內容能夠入門,但事實上他手裡正拿著最新款的iPhone6S,可能待會還要去吃一頓幾千元的大餐,但對於一本書,一本能是某個學者一生的結晶,然後這個當下被認為很貴。或許是我的價值觀過於迂腐了吧,也或許是我這樣想法的人慢慢跟不上時代了。

很多人覺得在網路時代,可以透過網路上的片段式知識來學習,但事實上真正要學習某些事物,不光光是學習其道理,多半的知識需要的是一種體會,而那種體會的過程可能是透過厚重的書本,因為書本的漸進式學習,或是那些知識在生活中真正被體悟的時候,他才會成為自己的東西,而這種體悟其實是需要很多生活上的經歷才有機會真正地獲得啟發的。

一本書應該要賣多少錢? 我不知道,但多半有學問的人都滿願意分享自己的所學所知,幾乎是願意負債式的告訴大眾更多,但多半的人選擇裝作沒聽到,於是這些學者就只好寫書,出版社老闆賠錢出書,為的是甚麼? 有可能是希望這個世界上能夠多一個跟自己對話的朋友吧,照這樣說起來其實每一本知識書的成本都超級高,只是理想讓這些人決定降價求售,聽起來似乎是買一本賺一本,但銷量還是殘酷地告訴我們,這些買到賺到的書還是賣不掉。

我曾經在一家出版社的書中看到社長在刊頭寫下一段話「不信春風喚不回」,似乎希望能夠靠著出版知識書籍啟發更多的人,並且能讓出版社的經濟模型建立,成為知識領域中的一座燈塔,很可惜後來好像那家出版社倒了,我所買到的是二手書,但當我看到這段話的時候,或許我該思考的事情是那春風到底有沒有喚回? 說了這麼多,我想說一本書的售價有時候可能超出大家的預算,但我想說的事情是那些價格如果相較於學者所花的時間來說,真是一個超便宜的概念。

最後我也想說「不信春風喚不回」!!




一本書應該價值多少錢? 一本書應該價值多少錢? Reviewed by 子迂 on 晚上9:16 Rating: 5

沒有留言:

技術提供:Blogger.